《八佰》幕后的“淞沪会战”,为何国军全力抵抗,却依然惨败?

电影《八佰》描写的是“淞沪会战”中,大场失守后,江湾、闸北驻防的88师524团为掩护主力撤退,在“四行仓库”抵抗日军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局部战争。虽然八百壮士死守仓库昼夜,同仇敌忾粉碎了日军优势兵力的七次围攻,但对总体战局还是没有产生大的影响,仅仅半个月后,上海全面沦陷,正面战场呈现了危机严重的不利局面。那么为何国军动用了56个师、7个旅、海军2个舰队、飞机200多架、总兵力60多万人的情况下,却依然惨败?

日本对上海图谋已久,集中优势兵力、优势装备对毫无准备的国军,胜败已然体现。

上海在清末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、进出口贸易最重要的港口以及世界东方的金融中心,再加上沪杭铁路贯通其间,又使得上海成为通往内地的枢纽和门户。故而早在“一二八事变”后,日军就在上海虹口的租界一带驻扎重兵,并设立可海军陆战队司令部,并在重要地方都暗中设置了永备工事,当时震惊全上海的“劳工失踪案”被推测就是日本人为修这些工事为了保密而被杀害的。

1937年8月9日,日军以“虹桥机场事件”为借口,要求国民政府撤走驻上海部队和拆除工事,遭到严正拒绝。然后日军以该事件为名,将3艘航空母舰编队的舰队派往上海。

8月15日,日本又从国内派往上海两个师团,日军在上海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,松井石根被任命为“上海派遣军司令官”。此时张治中如果趁敌人立足未稳发起攻击,或许在会战中取得一些优势,然而蒋介石连续两封电令“仅作进攻准备,不得妄动”,使得张治中的主动进攻的战略化为泡影。

截止20日,日军兵力已经达到17万,战车坦克300余辆,飞机200余架,舰艇130余艘。而国军虽然与之人数相仿,但武器装备无法与之抗衡,甚至可以说,国军几乎用血肉之躯与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,不从战术战略上讲,单单再装备和战术素养方面,日军就超出国军多矣。这也成为国军在“淞沪会战”中惨败的重要原因。

再从主观来看,开始消极抗战的路线和单纯防御的作战指导,也是“淞沪会战”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蒋介石自始至终缺乏坚定的抗战决心,想保住上海又不想与日军作战;会战开始后则又左顾右盼,先想讲和,后又寄希望于国际干涉。

在军事战略指导上,蒋介石拒绝采纳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建议,奉行了完全错误的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,把阵地战置于主要地位,实行了无重点、无纵深、宽正面、分散兵力的单纯防御,将60余万大军集中于上海及其周围这一地势平坦、河网交错的狭小地区,与装备、素质都占据优势的日军进行旷日持久的阵地战,这种以已之短对敌之长的指导和战法,不仅无法有效地阻止日军的进攻,反而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本来可以避免的极为惨重的损失。

会战前,张治中曾制定了先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和计划,但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。会战初期,守军在兵力上尚处于优势,却未能乘日军增援之主力未到之际,而迅速歼灭其驻沪的约1.5万日军。张治中曾力主对虹口和杨树浦日军发起主动进攻,而蒋介石则多次打电话给张治中,不让主动出击,并下达了“敌人不开枪不还击”的指令,致使有利的歼敌战机—再被贻误。

战斗打响后的接连失利,伤亡严重且已无战略、战役预备队可调用时,国民党军统帅部第一部曾建议及时撤守乍、平、嘉和吴、福线国防工事,以保存军力,依托有利阵地打击日军。但蒋介石不愿放弃“四大家族”在上海的利益,仍幻想依赖九国公约会议对日施加压力,借此与日进行和谈,以求结束战事。故对上述建议搁置不理,并于11月1日亲自赴南翔召集师长以上指挥官训话,一再强调:

“九国公约会议于11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开会,这次会议对国家的命运关系甚大,我要求你们在上海战场再坚持一个时期,至少两个星期,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利的同情和支持。”

由于蒋介石在战略、战役指导上打错了算盘,造成了之后的国民党军严重的大溃败。

战术呆板,注重正面,忽视翼侧,且主力配置于第一线,而没有控制强有力的预备队

由于没有有效地封锁长江口及扼守日军可能登陆地区的要点,使日军得以顺利地转入内河实施登陆增援。当日军不断增援时,守军也未能利用其逐次增兵的弱点,集中兵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,以求各个歼敌,而是反复实施了少量兵力的短促突击,既未能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,也没有及时撤出主力避免消耗,反而迎合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。

在战斗中蒋介石又逐次使用兵力,采用了“添油战术”,而未形成拳头,且战斗关键时刻蒋介石又调走兵力,致使守军越来越陷于被动地位。

当日军发动猛烈攻势时,蒋介石竟把新到的主力第21集团军置于正面日军的进攻锋芒上,导致了巨大消耗,而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。如果将其配置于纵深的阵地上,则前线撒退时,后方也能站稳脚跟;或者将其作为战役预备队,向日军翼侧实施反突击,则战局的发展也将可能大为改观。

对侧后地区杭州湾北岸的疏于防守也是重大战略失误,这次失误直接导致日军迂回战术轻易成功。当守军面临日军合围时,又未及时下令撤退,终于造成了最终的惨败,仓皇之中,多年经营的坚固国防工程基本未能利用,致使日军得以迅速扑向南京,对尔后的南京保卫战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。而在会战过程中,日军则充分发挥了装备优良和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的威力,并有效地采取了迂回包围战法,抓住了守军的薄弱部位和弱点,注意了利用大潮、浓雾和夜暗等有利条件以及守军换防、翼侧暴露等有利时机,得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。

国军支援保障和指挥方面相对日军比较落后。

就保障方面而言,国军做得实在是不到位。前线作战的官兵居然经常食不果腹,这才有了上海市民冒险送物资之举,更重要的是,就连武器弹药得不到及时补充,激战正酣时,动辄没有弹药不足,只能省着用。

“淞沪会战”之际,恰是上海多雨之时。国军官兵们往往蹲在潮湿的壕沟里,甚至泡在水里坚持作战,许多伤员就这样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。会战中后期,伤员络绎于途,无人收容,许多重伤员死在途中,暴尸野外,令官兵们寒心不已。

相对上海人民的抗战热情,南京政府却没有积极引导加以组织。会战中后期上海的数十万难民转入后方,当局也没有加以妥善收容和安置,这些均对会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。

另外,国军在指挥方面也出了大的纰漏,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,因为国军派系复杂,大小军阀皆以保存实力为主。就拿蒋介石来说,在会战初期,他为保存实力,仅调动了一些杂牌部队增援上海,各参战部队派系复杂,有东北军、有湘军还有桂军等等,甚至还有一些土匪改编过来的杂牌部队。

这些军阀间,自身矛盾重重,作战中经常各自为战,互不协调,情况紧急时有的还在互相观望;部分将领甚至消极避战,有意保存实力。还有增援上海的部队,既不明敌情,又不熟悉地形,往往都是仓促上阵,加上多数素质低劣,许多部队一触即溃,导致了会战后期不可收拾的被动局面。这无疑也是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结语:

“淞沪会战”的意义不用多强调,尽管是为了贯彻蒋介石“以打促和”的战略,但注定了这场会战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斗。抛开保卫国土的责任不说,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也给予了日军重大杀伤,极大的消耗了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,打破了日军关于中国军队“不堪一击”的政治宣传,使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彻底破产。更为关键的是,极大的鼓舞了国人抗战的士气,掩护了全国全面抗战的展开。同时,正是这场战斗,让美国看到了中国的抗日决心,这才有了后来的战备援助。虽然国民党政府最后遭遇了惨败,但参战的每一个战士却都不能否定,因为他们都是英雄!

发布于:天津市